• 黎志文是兩岸三地雕塑界中的關鍵人物,並受到國際藝術界的認可。擁有在香港、意大利、美國、荷蘭和台灣的生活經歷,引導他回歸到自身的文化根源去尋找認同。作為華人藝術界中屈指可數的,仍堅持做石雕的雕塑家,黎志文信仰自然,因此在創作中選擇與天然材料相處。他將中國傳統文化意象轉換為當代藝術語彙,通過創作「之間」、「山水」等系列作品將其轉化成超越文化的普世價值,以獨一無二的視角闡釋中國傳統文化意象,他始終遵循中國傳統造字原則中的「象形」和「會意」理念,從中汲取古人智慧,再延伸至當今社會個體的人生觀、自然觀,以及其間的關係。雕塑中的起伏、流動、環繞,紙上非具象的線條、形狀,給人無窮的想像。

  • 1949 生於香港,廣東人,父黎欽、母吳惠貞。 1956 拜孔子行開學禮入小學。 1967 在香港看到亨利 •摩爾(Heni Moore) 的展覽而深受觸動,從而走上雕塑這條路,於是後來決定隻身來臺以第一也是唯一志願進入國立藝專 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雕塑科第四屆就讀。 1973 畢業於臺灣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。 此時期藝專雕塑科的訓練仍是以具象寫賣的塑造為主。從國立藝專時期開始,黎志文即醉心於中國文字的研究,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在其他同學眼中也許只是無趣的字典,對他而言卻是命他愛不釋手、極具啓發性的經典。 許慎在著作中清楚指出漢字與物象的關係,他如此解釋「 文字」:「文者」乃「依類象形」且為「物象之本」:「字者」,則是「 其後形聲相益」,「言孳乳而度多」。許慎也將 《漢書》 首先提到的「六書」解釋成漢字的構成與使用方式:「象形」乃是將物體外形特徵具體勾畫出來,如「日」、「月」等字:「指事」乃是視而可識、察而見意,以記號指明,如「上」、「下」。以上二者是「造字法」,而「會意」與「形聲」是「組字法」:前者是將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新字,後者是以形符加上聲符造成的形聲字。最後尚有「用字法」:形轉、意轉或聲轉的「轉注」,及本無其字或有其字的 「假借」。此等造字的原理原則乍看似乎舆藝術無關,但其實深刻的觸碰到文字符號與圖像符號此二表意系統共通之處。而黎志文在生涯剛起步時即敏銳的察覺到二者的關聯。 1949 生於香港,廣東人,父黎欽、母吳惠貞。 1956 拜孔子行開學禮入小學。 1967 在香港看到亨利 •摩爾(Heni Moore) 的展覽而深受觸動,從而走上雕塑這條路,於是後來決定隻身來臺以第一也是唯一志願進入國立藝專 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雕塑科第四屆就讀。 1973 畢業於臺灣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。 此時期藝專雕塑科的訓練仍是以具象寫賣的塑造為主。從國立藝專時期開始,黎志文即醉心於中國文字的研究,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在其他同學眼中也許只是無趣的字典,對他而言卻是命他愛不釋手、極具啓發性的經典。 許慎在著作中清楚指出漢字與物象的關係,他如此解釋「 文字」:「文者」乃「依類象形」且為「物象之本」:「字者」,則是「 其後形聲相益」,「言孳乳而度多」。許慎也將 《漢書》 首先提到的「六書」解釋成漢字的構成與使用方式:「象形」乃是將物體外形特徵具體勾畫出來,如「日」、「月」等字:「指事」乃是視而可識、察而見意,以記號指明,如「上」、「下」。以上二者是「造字法」,而「會意」與「形聲」是「組字法」:前者是將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新字,後者是以形符加上聲符造成的形聲字。最後尚有「用字法」:形轉、意轉或聲轉的「轉注」,及本無其字或有其字的 「假借」。此等造字的原理原則乍看似乎舆藝術無關,但其實深刻的觸碰到文字符號與圖像符號此二表意系統共通之處。而黎志文在生涯剛起步時即敏銳的察覺到二者的關聯。

     

    1949

    生於香港,廣東人,父黎欽、母吳惠貞。

     


    1956

    拜孔子行開學禮入小學。



    1967

    在香港看到亨利 •摩爾(Heni Moore) 的展覽而深受觸動,從而走上雕塑這條路,於是後來決定隻身來臺以第一也是唯一志願進入國立藝專 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雕塑科第四屆就讀。



    1973

    畢業於臺灣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。

    此時期藝專雕塑科的訓練仍是以具象寫賣的塑造為主。從國立藝專時期開始,黎志文即醉心於中國文字的研究,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在其他同學眼中也許只是無趣的字典,對他而言卻是命他愛不釋手、極具啓發性的經典。

    許慎在著作中清楚指出漢字與物象的關係,他如此解釋「 文字」:「文者」乃「依類象形」且為「物象之本」:「字者」,則是「 其後形聲相益」,「言孳乳而度多」。許慎也將 《漢書》 首先提到的「六書」解釋成漢字的構成與使用方式:「象形」乃是將物體外形特徵具體勾畫出來,如「日」、「月」等字:「指事」乃是視而可識、察而見意,以記號指明,如「上」、「下」。以上二者是「造字法」,而「會意」與「形聲」是「組字法」:前者是將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新字,後者是以形符加上聲符造成的形聲字。最後尚有「用字法」:形轉、意轉或聲轉的「轉注」,及本無其字或有其字的 「假借」。此等造字的原理原則乍看似乎舆藝術無關,但其實深刻的觸碰到文字符號與圖像符號此二表意系統共通之處。而黎志文在生涯剛起步時即敏銳的察覺到二者的關聯。

  •  


    1974

    赴義大利卡拉拉 (Carara) 石礦區亨魯 (Henraux)石雕工作室學習,與亨利·摩爾、野口勇和皮埃特羅·卡塞拉等著名雕塑家交流切磋技藝。

    這一時期黎主要以大理石為材料雕製立體的象形漢字。在1974年抵達卡拉拉後,開始嚐試將篆書中的「象形」字,如〈人〉、〈王〉、〈目〉、〈水〉等經過雕塑的方法轉化成石雕作品,或是將〈生長〉、〈明〉、〈春天〉、〈水滴〉、〈雙竹〉等自然現象,依照象形的原理轉化為簡明可讀的造形。

     


    1977

    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 (Rober Russin) 研究獎學金,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。

    這一時期黎開始廣泛涉獵其他媒材如石材、木、金屬、紙等等,並進而探計以雕塑語量表達大自然元泰 及山水概念的可能性,甚至開始使用現成物製作較為觀念性的作品 :如1978年的 〈半瓶水〉, 1979年的〈在船上〉

    1974 赴義大利卡拉拉 (Carara) 石礦區亨魯 (Henraux)石雕工作室學習,與亨利·摩爾、野口勇和皮埃特羅·卡塞拉等著名雕塑家交流切磋技藝。 這一時期黎主要以大理石為材料雕製立體的象形漢字。在1974年抵達卡拉拉後,開始嚐試將篆書中的「象形」字,如〈人〉、〈王〉、〈目〉、〈水〉等經過雕塑的方法轉化成石雕作品,或是將〈生長〉、〈明〉、〈春天〉、〈水滴〉、〈雙竹〉等自然現象,依照象形的原理轉化為簡明可讀的造形。 1977 獲美國雕塑家羅伯 •魯辛 (Rober Russin) 研究獎學金,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。 這一時期黎開始廣泛涉獵其他媒材如石材、木、金屬、紙等等,並進而探計以雕塑語量表達大自然元泰 及山水概念的可能性,甚至開始使用現成物製作較為觀念性的作品 :如1978年的 〈半瓶水〉, 或1979年的〈在船上〉 1974 赴義大利卡拉拉 (Carara) 石礦區亨魯 (Henraux)石雕工作室學習,與亨利·摩爾、野口勇和皮埃特羅·卡塞拉等著名雕塑家交流切磋技藝。 這一時期黎主要以大理石為材料雕製立體的象形漢字。在1974年抵達卡拉拉後,開始嚐試將篆書中的「象形」字,如〈人〉、〈王〉、〈目〉、〈水〉等經過雕塑的方法轉化成石雕作品,或是將〈生長〉、〈明〉、〈春天〉、〈水滴〉、〈雙竹〉等自然現象,依照象形的原理轉化為簡明可讀的造形。 1977 獲美國雕塑家羅伯 •魯辛 (Rober Russin) 研究獎學金,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。 這一時期黎開始廣泛涉獵其他媒材如石材、木、金屬、紙等等,並進而探計以雕塑語量表達大自然元泰 及山水概念的可能性,甚至開始使用現成物製作較為觀念性的作品 :如1978年的 〈半瓶水〉, 或1979年的〈在船上〉
  • 1979 與保琳魏雅結婚于香港。 1980 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,同年赴荷蘭成為專職藝術家。 荷蘭時期的黎志文,更專注於如何將漢字造字原理應用在雕塑的表現上,並依「曾意」的租子宗則發展出 《之間》 系列。 1982 取得荷蘭視覺藝術機構職業藝術家資格。 1984 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(今臺北藝術大學)。 從1973至1984,這段長達11年、輾轉於三大洲的國際學習經歷,不但讓他快速的直擊彼時西方雕塑的核心問題,更促使他開始反思並尋求自身的文化認同,對他畢生的創作而言毋寧是至關重要的。為黎志文此後長達三十餘年的教學生涯奠定了基礎。 1982國立藝術學院(今臺北藝術大學)於關渡創校,1984年邀請黎志文回臺任教於美術系,成為臺灣現代雕刻學院系統第一代的教學開拓者。

     


    1979

    與保琳魏雅結婚于香港。

     


    1980

    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,同年赴荷蘭成為專職藝術家。

    荷蘭時期的黎志文,更專注於如何將漢字造字原理應用在雕塑的表現上,並依「曾意」的租子宗則發展出 《之間》 系列。

     


    1982

    取得荷蘭視覺藝術機構職業藝術家資格。

     


    1984

    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(今臺北藝術大學)。

    從1973至1984,這段長達11年、輾轉於三大洲的國際學習經歷,不但讓他快速的直擊彼時西方雕塑的核心問題,更促使他開始反思並尋求自身的文化認同,對他畢生的創作而言毋寧是至關重要的。為黎志文此後長達三十餘年的教學生涯奠定了基礎。

    1982國立藝術學院(今臺北藝術大學)於關渡創校,1984年邀請黎志文回臺任教於美術系,成為臺灣現代雕刻學院系統第一代的教學開拓者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• 1989 黎志文於台南市主持台灣首屆國際石雕創作營,期間更是推動了台灣的公共藝術立法。 他曾參與眾多公共藝術創作,其作品在中國、台灣及香港等不同國家地區的公共場所展出,包括當地中學、法院及博物館外的空間等,與空間環境融合互動,把藝術與大眾的關係拉近。黎志文受到全球藝術界的廣泛認可,他的作品被荷蘭國家 BKR 視覺藝術機構、美國懷俄明大學美術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日本原美術館等世界各大知名藝術機構收藏。 歷時50年的創作生涯,黎志文老師意遠且質精的作品深獲荷蘭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…等,國際藝術界的推崇。此外自謙石頭僕人的黎老師,對於臺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與推動亦是盡心盡力,曾推動了臺灣的公共藝術立法。黎志文老師在臺灣雕塑界的卓越地位以及對臺灣雕塑教育的貢獻,喻其為臺灣公共藝術界的先鋒,應也無人能否。 2016 於臺北藝術大學退休。

     

     


    1989

    黎志文於台南市主持台灣首屆國際石雕創作營,期間更是推動了台灣的公共藝術立法。

    他曾參與眾多公共藝術創作,其作品在中國、台灣及香港等不同國家地區的公共場所展出,包括當地中學、法院及博物館外的空間等,與空間環境融合互動,把藝術與大眾的關係拉近。黎志文受到全球藝術界的廣泛認可,他的作品被荷蘭國家 BKR 視覺藝術機構、美國懷俄明大學美術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日本原美術館等世界各大知名藝術機構收藏。

    歷時50年的創作生涯,黎志文老師意遠且質精的作品深獲荷蘭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等,國際藝術界的推崇。此外自謙石頭僕人的黎老師,對於臺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與推動亦是盡心盡力,曾推動了臺灣的公共藝術立法。黎志文老師在臺灣雕塑界的卓越地位以及對臺灣雕塑教育的貢獻,喻其為臺灣公共藝術界的先鋒,應也無人能否。

     


    2016

    於臺北藝術大學退休。